我身边就有个朋友的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。
他刚毕业那会儿,一个月挣1万块,听着不少吧?可租房、吃饭、通勤……一个月下来六七千就没了,太正常了。
熬了五年,他终于卷进大厂,月入10万。
但你猜怎么着?他每个月反而只花两三万,剩下的全拿去理财、投资了。
收入越高,消费占的比例反而越低——这几乎成了规律。
又过了五年,他自己创业开了家公司,月入几千万甚至更高。
这个时候,他每天想的早就不是“买什么、吃什么”了,而是——“怎么把企业做得更牛”。
利润大部分继续投回公司,消费?已经没那么重要了。
你看,我这位朋友什么都没做错。
他努力、上进、会存钱会投资。
但问题也出在这:他一个人掌握的财富可能是普通人的上万倍,可他消费的意愿却远远低于普通人。
这直接导致了一个问题:社会上钱虽然越来越多,但真正用来消费的部分却变少了。
赞(1)